10年前,創業板肩負“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兩大使命上市,回顧這一路走來的10年,創業板階段性出色地完成了這兩個使命。目前創業板公司中,超過9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超過8成擁有自主研發核心能力,超過7成屬于戰略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聚集特色突出。這次又是首次推出增量和存量資本同步改革,為了更好的完善我國資本市場。
那么落實到具體來看,這次注冊制改革與交易規則的變化對市場有什么影響?普通投資者應該如何利用創業板投資?全新規則之下,創業板對投資人提出了什么新的考驗?
金融界特別策劃《創業板40%天地板,投資人如何參與?》邀請富榮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鄧宇翔在創業板注冊制“開市“之際,為大家答疑解惑。
以下為對話全文:
兩大關于注冊制的思考 注冊制下更需要定價和發現價值的能力
金融界基金:創業板注冊制正式確認于8月24日落地,在注冊制下已有18家公司靜待上市,漲跌幅限制擴大至20%等等。談談您的思考?
鄧宇翔:首先,創業板注冊制的落地能夠釋放更多新的動能,主要體現于創業板改革優化上市條件包含更多新興產業,在并購重組、再融資、股權激勵等基礎性制度方面均有突破,創業板的定位有利于傳統產業與“四新”深度融合。創業板注冊制落地有助于加速多層次資本市場生態建設,融資體系加速向市場化轉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會提升,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會得到更好的市場化支持。 其次,創業板交易制度增加了多項改革內容,主要有新股前5日無漲跌幅限制、個股及相關基金漲跌幅提升至20%、“價格籠子”、新增證券特別標識等。這些改革內容有利于提高市場交易活躍度、讓市場主體充分自主定價、滿足不同投資者的交易需求。
金融界基金:對您所管理的基金有何影響?對公募基金有何影響?
鄧宇翔:無論交易制度如何變化,作為基金管理人,我們始終秉持的是價值投資理念,以宏觀研究為導向,堅持自上而下規避系統性風險,自下而上獲取超額報酬。對我們來說創業板最大的變化并不是交易制度上的變化,注冊制下需要我們有更好的定價能力、能發現更有價值的企業、具備相當完善的分析框架。交易制度上如前5日無漲跌幅限制,漲跌幅提升至20%等或許會帶來短期較大的波動,對于我們以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為理念的機構投資者來說這并不是最大的問題,但是短期可能出現的波動確實需要我們投研人員有更強的心理素質、冷靜的頭腦和扎實的研究能力去應對。
創業板對多層次資本市場意義重大 創業板相比科創板覆蓋范圍更廣
金融界基金:對您來說,相比其他板塊,創業板在A股中有什么意義?其價值都有什么體現?
鄧宇翔:創業板的建立和發展對于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意義重大。回顧歷史,10年前創業板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的歷史使命上在深交所上市,10年成績斐然。從深交所公布的創業板10周年數據來看,新技術、新產業(161.650, -1.55, -0.95%)、新業態、新模式企業加速在創業板聚集。目前創業板公司中,超過9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超過8成擁有自主研發核心能力,超過7成屬于戰略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聚集特色突出。可以說在過去10年創業板的發展成績、對實體經濟的巨大促進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支持雙創企業群體、優化創業創新生態以及引領產業轉型和升級上發揮了比較重大的作用。 最后,創業板中新興產業有望能夠成為經濟復蘇的引領者和新引擎。特別是2020疫情期間,新興產業展現出巨大的成長潛力給未來經濟復蘇帶來了巨大的信心和預期。
金融界基金:您能說說科創板和創業板二者的區別嗎?在政策改革上,又有何共性和差異?
鄧宇翔:創業板定位要求是“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發展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苿摪宥ㄎ挥?/span>“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
從定位差異來看創業板涵蓋范圍更廣,不局限于高科技行業,還包含具備成長性的傳統企業和創新企業都能享受創業板改革紅利。從制度設計來看,創業板可以充分吸收科創板的相關經驗,可以兼顧存量和增量的改革。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以及退市等基礎制度上都有差異化安排。比如科創板對未盈利企業的包容性更大;投資者適當性上創業板門檻要求低于科創板門檻要求。
改革后的創業板更需要選股和交易能力 借基金布局創業板,立足長期投資
金融界基金:我國資本市場三十年間不斷改革,一直朝向完善成熟的資本市場前進。創業板注冊制無疑是A股買入新時代的又一次嘗試,在此之際,您對普通投資者有何建議?
鄧宇翔:創業板交易制度改革后,市場定價效率會進一步提高。交易制度改革前的一些投機性策略有效性會降低,放開漲跌幅限制后,創業板個股漲跌停發生的數量、頻率以及連續漲跌停板數量都會下降,市場短期的投機策略有效性都會大幅下降。鑒于此,我們建議不具備優秀的選股能力或交易能力的普通投資者購買相應的指數基金或將資金交給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參與創業板投資,或盡量避免沿用過去交易制度下的一些投機策略。另外,注冊制下創業板可能出現行業結構優化,優質龍頭公司關注度會提升,普通投資者應該選擇優秀龍頭企業,樹立價值投資的理念。
金融界基金:對普通投資人來說,您覺得應該如何參與布局創業板?
鄧宇翔:創業板在注冊制落地和交易規則改革后,對于普通投資者的專業程度要求有所提高。首先,對于有一定投資能力的普通投資者,如果打算參與創業板個股投資,需要熟悉和掌握交易規則,提前確認準入條件。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建議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投資標的上以創業板中行業龍頭公司為首選;可以多一些逆向思維,盡量避免追高“資金擁擠”的行業公司。其次,對于專業投資能力有限的普通投資者,建議可以購買創業板的ETF、指數基金或者科創相關行業基金,也可以采用基金定投、組合基金等投資策略進行配置;盡量擯棄短炒等頻繁交易行為,樹立定投、長投的理念,分享創業板公司長期發展和成長紅利。
了解嘉賓:鄧宇翔,富榮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歷任西南證券證券投資部投資經理、私募機構投資經理,經歷過完整的熊牛周期,有著豐富的A股股票投資和大類資產配置經驗,過往投資業績優異?,F任富榮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權益投資部總監。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