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去杠桿的大環境下,今年債券市場幾乎呈現出單邊熊市走勢,未來債券市場該如何演繹?2018年有無布局機會?富榮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監王剛建認為,債市經過漫長冬天,調整已經非常充分,目前利率債具有明顯配置價值。
證券時報記者:您認為債市是否調整充分?2018年一季度存在哪些投資機會?
王剛建:2017年債券市場經歷了劇烈的調整,10月底至11月利率債更是超預期震蕩,從收益率水平來看,目前利率債已具有明顯的配置價值,資金穩定的投資者可以積極加倉。從交易角度來看,目前貨幣政策仍未有放松跡象,同時資管新規及相應細則尚未落地,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若實施對銀行理財可能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短期市場沖擊仍不能排除。但10年國債3.9%~4.0%的收益率水平已處于歷史高位,利率債繼續向上突破大幅調整的風險已不大。
2018年一季度有這些投資機會:一、長久期利率債的配置機會,一季度可能是機構配置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的黃金時機。目前長端利率債的收益率水平為歷史90%分位,絕對收益高,即使不考慮風險資本占用的優勢,10年國債考慮免稅效應后的絕對收益率也已接近5%左右,相對于銀行存款等穩定負債有明顯的利差收益,負債端穩定的大銀行和機構已介入布局長線配置。
二、短久期信用債和同業存單的票息機會。受資金面緊平衡和經濟增速下行預期的影響,目前收益率曲線較平,短端收益率絕對水平相對較高,是難得的短久期品種投資時機。1年期AA中票和AA城投債的收益率估值都在5.6%左右,而一級市場發行利率更高,資質穩定的個券也有較好的票息收益。1年期AA銀行存單的收益率為5.4%,更是收益和風險比價良好的配置和交易機會。
證券時報記者:對2018年的債券市場如何看?
王剛建:2018年債券市場的機會大于風險。第一,經濟增速的緩慢下行基本成為業內共識,將為債券市場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第二,基于油價的波動,部分投資者存在對通脹的擔憂,但目前來看,全球需求和供給仍處于一個弱平衡狀況,需求推動或供給收縮帶來油價大幅上行,從而帶來國內通脹超預期引致貨幣緊縮的可能較小。第三,政策層面,金融去杠桿已取得初步成效,M2增速低位已徘徊近半年之久,繼續下降為小概率事件,后續將逐步走穩,緩幅回升的可能性較大;資管新規落地可能對市場帶來沖擊,但投資者已有預期,若正式文件溫和落地可能成為市場的正面因素。第四,從海外環境來看,雖然美國2018年仍有3次加息預期,但國內利率已調整至高位,有較好的利差保護;同時,央行主要通過公開市場的“削峰填谷”實現資金利率調控,市場利率更多受到央行基礎貨幣“量”的影響,政策利率明顯低于市場利率,“價”的影響相對較小,公開市場政策利率已留有上調空間。目前富榮旗下債券基金都是凈值型管理產品,將主要投資于短久期中高等級信用債品種,致力于為投資者實現較好的票息收益。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